4月21日至22日,米兰(中国)能源与建筑学院副院长张琛率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党伟、教研室主任潘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负责人郑煜鑫等一行4人,先后赴大连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大连力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围绕新专业建设、中外合作办学、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4月21日上午,大连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江阿兰、副院长赵丽华、王海涛及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系主任张蓬勃详细介绍了交通工程学院历史沿革、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建设成果及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等方面先进经验。能源与建筑学院副院长张琛从学院发展历程、专业布局现状及“智能建造+航空特色”的学科融合思路出发,阐述了未来专业升级规划。参会双方就新专业的人才需求、专业定位与特色、课程体系优化、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与资源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产教融合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研讨。明确了我院“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新专业应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围绕“道桥为主加航空特色的”专业方向推进,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重点关注办学的核心理念、外方高校的选择以及学位证发放等重点问题。

座谈结束后,在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海涛的陪同下,调研团队实地参观了大连交通大学实习实训基地,考察了包括复兴号模拟驾驶实训室、城轨交通综合实训室、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等在内的多个实训室。充分汲取了大连交通大学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实训资源与产教融合经验。


4月22日,调研团队与大连力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仲崇辉及部门负责人展开校企合作洽谈。仲崇辉介绍企业发展历程、核心业务领域及战略规划,重点展示了企业在公路工程领域的项目成果,强度了行业对于具有实践能力的数智化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张琛副院长结合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向"智能建造与交通工程"转型的发展思路,提出"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校企资源互补与科研协同创新"的调研目标。党伟老师分享了工程管理专业在产教融合中案例与经验。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内容与企业技术标准对接、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议题进行研讨,均表达出在产教融合方面推进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方面推动交通与能源领域技术协同,开展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与公关的意愿。


此次大连之行是能源与建筑学院推进专业转型、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校际交流,学院在新专业顶层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等方面获得了宝贵经验;通过校企对接,把握了行业人才需求导向,明确了"数智化+实践型"人才培养方向。下一步,学院将整合调研成果,加快"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本科专业申报进程,推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落地,同时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构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项目共研"的协同创新机制。(文/潘峰 图/郑煜鑫 审核/曹国震)